2月9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刊发的独家报道——《调查|国内高校已有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,“杰作”快赶上老师了!“AI作弊”怎么防?》登上微博热搜,截至2月11日晚间,热搜词条阅读总次数达到8817.9万。 撰写充满想象力的诗歌,编写程序,快速生成论文,制作数据表,纠正文章中的语法和表达错误…ChatGPT不仅能理解很多人类问题和指令,流畅展开多轮对话,其在学术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。 在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》和《科学》等开始规定限制ChatGPT的使用后,国内部分C刊发布声明称,隐瞒ChatGPT使用情况将被退稿或撤稿。 那么,如今国内C刊已经发现“AI痕迹”了吗?怎么发现的,又要如何应对? 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了北京某出版社编务负责人,该出版社负责多个C刊的出版。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,目前还未在学术期刊的外审稿件上发现有稿件使用AI的痕迹,“但如果ChatGPT被广泛大量使用,学术不端系统有一定基数后,重复率应该会被检测出来。” 此外,北京某重点大学C刊编辑部的一位编辑向每经记者指出,学术文章本身应该是具备原创性、科学性、创新性、准确性、规范性,而ChatGPT不能完全保证逻辑严谨、主题一致。但同时他也表示,新技术的应用就像大禹治水,宜通不宜堵。 当ChatGPT“杀入”学术出版界,如何辨别“AI痕迹”?又该如何对待?我们跟两位C刊编辑聊了聊 | 每经网
当 ChatGPT「杀入」学术出版界,期刊编辑如何辨别「AI痕迹」?学术界该如何对待 ChatGPT?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