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《水浒》相关内容是否应该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删除的讨论,成了热点话题。有家长认为《水浒》有毒,足以毁灭“三观”,中小学生不应该读。 我想讨论的重点,不在于到底《水浒》是不是有毒,而在于当我们认为一本书有害的时候,我们是否应该以保护孩子为目的禁止阅读?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,他们或许无法体会《水浒》在文学史上的意义,难以评估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的历史价值,然而这种隐于不言、细入无间的文本语言、人物刻画和情节推进,一旦读懂,带给他们的体验无异于文学感官上的觉醒。 《水浒》讲的一定不是英雄的故事,甚至不一定是好人的故事。在这里,有朝廷,庙堂,江湖,阶级,家庭;有私利,算计,背叛,懦弱,诡计,人情,道义。就像浙江省教育厅人士指出的,这其中,有“庙堂失序与江湖理想”“个体失路的偶然与必然”“快意恩仇与暴力滥杀”——这里每一个命题,都可以打开一个广阔的讨论空间。 我们不会让孩子吃不健康的食物,自然而然,我们也不想让孩子接触“不健康”的观点、书籍、艺术作品。然而我们忽略了一点,不健康的食物的确会对身体造成伤害,而“不健康”的书籍可能会培养出更强健的头脑。是水浒有毒,还是脑子有毒?
媒体谈「有家长称《水浒》毒害青少年应从课本清除」,称之为「保护主义至上」,反映出哪些中国家长教育问题?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