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去年12月开始,与越发寒冷的天气形成对比的,是科幻圈的热火朝天:先是动画版《三体》B站刷屏,尽管争议不断,但仍创下惊人点播量;紧接着,《阿凡达2》震撼降临,以一己之力拉动了中国和世界电影市场的复苏;很快,剧版《三体》千呼万唤始出来,热搜是没断过的,口碑也是稳住了;最后,《流浪地球2》点燃最高潮,宇宙星辰与家国情怀交相呼应… 不论是神话时代的文学,还是工业革命后真正意义上兴起的科幻文学,人类对于宇宙、对于未来始终充满幻想。 玛丽·雪莱的《弗兰肯斯坦》、布里安·阿尔迪斯的《弗兰肯斯坦》、儒勒·凡尔纳的《海底两万里》,这些是科幻文学的起步;海因莱茵、L•罗恩•哈伯德、范•沃格特、亨利•卡德那和C•L•摩尔、L•斯普拉格•德•坎普,闪耀了科幻的黄金时代;影视上,《星球大战》在历史上实现了科幻电影从B级片到大片的飞跃,《阿凡达》则将科幻奇观的展现推向新高度。 同时,中国科幻的色彩也越来越鲜明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很多科幻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外国名字;到了90年代末,科幻四大天王出现,外国人名迅速减少,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科学家的故事。如今的中国科幻里,我们能看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,探讨着中国人的哲学和理念,也看到许多中国科学家的人生。从王晋康、叶永烈、刘慈欣、韩松到陈楸帆、郝景芳,中国科幻作家一代代成长着。 为什么科幻始终有着不灭不息的生命力?它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?它又给人带来了怎样的价值?
人们为什么会喜欢科幻作品?科幻作品满足了人们的哪些需求?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