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年,六张病床,秦苑所在的海淀医院安宁病房送别了三百多位处在生命末期的病人。去年,我第一次去那里采访,她告诉我,安宁缓和医疗的核心是「生死两相安」,尽可能降低患者和家属的哀伤。知道亲人快要离世,该如何面对?当延长生命和减轻痛苦已不能兼顾,你认为什么才是「好的选择」? 前不久,我们《相对论》节目组再次来到安宁病房。一个案例引发了医生们的讨论。 患者是一位96岁老人,处在生命终末期。来安宁病房前,老人住在别的医院,不能进食,医生给她插了胃管、提供营养。但她自己把胃管拔了出来。 女儿回忆,母亲一生幸福,喜欢摄影,还会用PS。三个月前,第一次出现轻度脑梗后,母亲突然不会PS了。她让孙子帮她把每个步骤写下来,一步一步从头学。她还曾经去医院看望朋友,看到朋友浑身插满管子,清楚地表达,「如果我这样,我不要这些管道,所有的都不要。」 老人的坚持,加上家属反复沟通,医院一度同意将胃管拔出,不再施加抢救措施。但两天后,主治医生撑不住了,他和家属说,住院不施救,这和自己的理念有严重冲突,「你要住在这,我受不了」。 家人们动摇了,老人又被重新插上了胃管——一方面,他们希望尊重母亲的意愿,减少痛苦,保有尊严;但医生的质疑也让他们怀疑和自责,「我是不是把我妈放弃了」。 采访中,我们发现,面对终末期患者,家属往往会陷入「替家人做医疗决策」的痛苦。明知亲人留不住,怎么选择都是错,怎么选择都会自责。就像安宁病房的秦苑医生所说,「我有的,我全给你,实际上是我的一份心安。」 你是否曾有过相似的感受?当亲人无法挽留,尊重他的意愿是「对的选择」吗?我们应该如何走出「替家人做医疗决策」的困境?
「怎么选择都会自责」,如何走出「替家人做医疗决策」困境?当亲人无法挽留,尊重他的意愿是「对的选择」吗?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登录